五大防护重点构建智能应用时代事前-事中-事后“安全底座”
在《大模型安全危机:威胁四伏,如何破局?》一文中,我们剖析了大模型面临的四大核心风险。例如,攻击者可利用Linux操作系统漏洞操控模型算力资源;在内容安全领域,提示词攻击与敏感信息过滤更是直接关系用户体验与合规底线,针对以上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本篇文章重点介绍领信数科在大模型应用安全体系的保障思路与建设重点。
构建覆盖大模型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
大模型应用的安全保障与业务运行密切关联,针对大模型应用的安全保障需贯穿业务运行的全生命周期,建立从事前预防、事中管控到事后追溯的闭环防护体系。

事前:以风险防控为核心
-
资产与漏洞管理:明确模型及接口边界,通过漏洞扫描和安全加固消除隐患;
-
身份与权限管控:采用多因素认证(如动态令牌)、最小权限分配,防范非法访问与越权操作。
事中:聚焦实时拦截与动态防护
-
输入风险阻断:通过提示词注入检测和无源文本分析,拦截恶意指令(如“奶奶漏洞”攻击);
-
接口与流量管控:利用API接口认证和Token流量限制,遏制接口滥用与资源过载;
-
输出内容合规:通过实时监控与过滤,对AI模型生成的内容进行实时安全审查,拦截违规内容与有害信息。
事后:强化溯源与持续优化
-
实时监测与攻击溯源:实时监控模型输入输出、接口调用、资源使用情况,识别异常行为,通过全链路日志定位风险路径;
-
运营闭环管理:整合日志审计、合规报告与处置工单,实现“风险发现-处置-复盘-优化”闭环,持续提升安全水位。
大模型安全保障中的五个重点
1
大模型应用的资产盘点
要保障大模型安全,需优先摸清“家底”——全面梳理大模型涉及的资产范围,具体来看资产既包括底层基础设施(如云主机、数据库),也涵盖模型本体(参数与版本)、API接口、依赖的第三方组件(如开源框架)等核心要素,目前通过流量分析、端口扫描、配置核查等技术手段,可实现DeepSeek、通义千问、GPT等数十类大模型应用以及中间件、数据管道等关键组件的资产发现与漏洞扫描,为后续精准防护奠定基础。

2
大模型组件的安全加固
针对大模型应用中各类组件,通过构建“漏洞发现-加固实施-资源优化”闭环管理体系,保障组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组件漏洞扫描:利用安全检查工具对大模型开源框架、接口服务等组件进行漏洞扫描,识别Log4j类高危漏洞、后门代码及配置缺陷,实现风险前置化处理。
-
统一应用管理:通过大模型应用统一管理功能,自定义应用注册流程,并可基于IP地址段、访问时间窗口、请求频率等因素设置精细化的访问控制规则,有效阻断异常访问行为。
-
资源调度与效能优化:通过Token用量优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利用LLM生成结果缓存复用机制降低重复计算开销,同时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实现AI资源的高效分配与利用。

3
大模型应用的接口安全
大模型接口作为内外交互的核心通道,通过接口协议统一化降低接入风险、密钥动态管控阻断资源滥用、权限分级体系约束操作边界,形成“接入-调用-管理”全链路防护闭环。
-
统一接口管理:通过标准化接口协议(如OpenAI API协议),实现LLM、Embedding、向量数据库等关键AI基础设施代理,同时,利用平台版本管理机制实现应用系统平稳过渡,避免因API变更导致的业务中断风险。
-
API密钥管理:面向接口密钥实现创建、分发、授权、吊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同时,利用配额管理密切监控每个API Key的资源消耗情况,防止资源过度消耗带来的安全风险与成本超支。
-
异常请求拦截:通过接口请求行为分析构建正常API调用的行为基线,识别并拦截包含提示注入、越权操作、资源耗尽等恶意意图的请求,保护模型免受攻击。
4
应用内容安全保障
AI应用的内容安全是大模型安全防护的关键,通过全链路的内容监控与过滤,确保AI系统中流转的内容符合安全合规要求,有效防范内容风险。
-
输入内容防护:用户输入是AI应用的主要内容来源,也是安全风险的重要入口,输入内容防护功能利用多层过滤机制,实现有害内容、提示词注入、无意义内容等场景安全检测,确保输入内容的合规和安全。
-
输出内容防护:通过模型输出过滤机制能够对AI模型生成的内容进行实时安全审查,针对禁止敏感词、内部敏感数据、事实一致性等安全风险进行拦截,并依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法规要求,为输出内容自动添加AI生成显示标记。

5
覆盖大模型运行过程的安全运营
大模型安全运营不同于传统网络安全运营,大模型安全运营目标通过语义级监测识别“提示词越狱”“模型幻觉”等新型风险,实现应对未知威胁与动态适应模型演进。
-
全链路风险监测:通过全面感知基础环境、接口调用、输入输出内容等场景安全风险,识别异常流量与攻击模式,生成安全事件画像。
-
AI监控审计:通过LLM访问日志、向量数据库操作记录、安全事件等日志信息,实现全方位AI审计监控,满足合规管理与风险控制的需求。
-
自动化响应处置:建立风险分级响应机制,对高危事件(如Token盗用)自动触发限流、隔离或人工复核,缩短攻击影响窗口。

领信数科致力于为AI时代提供全生命周期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提供覆盖基础设施安全、模型应用防护、内容合规审查、接口安全管控等不同场景的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闭环防护体系,实现安全能力随模型迭代自适应升级,从源头化解数据滥用、合规失效等风险。领信数科以“安全即服务”理念,为千行百业的大模型规模化落地提供可靠安全底座,助力企业高效平衡智能创新与风险可控,赋能业务安全增长。
此外,领信数科将于5月14日-17日携大模型安全系列产品重磅亮相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此次展会展示方案均为公安行业量身定制,具备行业特色。领信数科将会在展会现场全方位、多维度展示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突破、攻克公安数据安全流通的难题,为构建智慧警务新生态注入强劲动力。诚邀您亲临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1F19号展位,近距离观摩交流,领信数科期待与您在现场相遇!


关注微信公众号
—— 保护数据流通,实现数据价值 ——
集团旗下公司: